昆明机床股票行情诊断
免费诊股 1056 次
要点一:所属板块 机械行业板块,沪股通板块,云南板块,AH股板块,西部开发板块。
要点二:经营范围 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机床系列产品及配件、计算机信息产品、高效节能产品、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高科技产品,进行自有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等业务,国内外大型机床搬迁、维修、再制造。公司机床业务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主导产品镗床(包括卧式镗床、落地镗床、卧式加工中心、坐标镗床)国内规模居第二位,技术水平居第一位,公司镗床产品的大型数控化比率达到50%以上,居国内首位。
要点三:主营机床行业 公司机床业务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主导产品镗床(包括卧式镗床,落地镗床,卧式加工中心,坐标镗床)国内规模居第二位,技术水平居第一位,镗床产品大型数控化比率达到50%以上,居国内首位。
要点四:主营业务多元化 公司作为西安交大机电一体化生产基地,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较大,公司的前景可以预期。另外,公司主营业务除传统机床业务外,还延伸节能压缩机,激光快速成型机,电脑绣花机和智能电器四项高科技领域。
要点五:产品结构调整 2011年7月,股东大会同意以1486万欧元引进德国希斯公司横梁导轨跨距为2000mm的双柱龙门机床的专有技术及数控龙门镗铣床,数控立式车床及数控车铣复合机床三大数控重型数控机床技术。预计2012年完成技术转化,2013年完成VMG6(数控动梁龙门移动镗铣床)和VM8(数控立车)2台样机试制,2014年根据市场需求,完成技术转让产品的试制工作,开始小批量生产。德国希斯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的孙公司。
要点六:基地投建方案 2011年8月公司拟启动数控重型精密机床制造及铸造基地第二期第一阶段6万吨重型铸造车间41,463万元投建方案,该基地主要用途为:建设与公司发展规划相符合的重型化铸造、加工、装配为一体的生产基地。整体项目拟分期实施,其中规划及投资方案将根据经济变化情况结合公司自身经营情况进行调整。本次拟启动数控重型精密机床制造及铸造基地第二期第一阶段《6万吨重型铸造车间41,463万元投建方案》,标志着公司将在提高经营规模、拓宽产品系列方面迈向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公司在产品开发、生产等方面的发展日臻成熟、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项目实施后,将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对公司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要点七:产业支持 2011年1月根据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第三批)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中央预算内投资1200万元,用于公司重装铸造基地第一期工程(计划投资31493万元)的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采购。目前资金已到达公司帐户。
要点八:高校概念 公司充分利用“西安交通大学”和“昆机”的品牌优势,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资本运营工作,利用省内外有效资源,扩大机床业务,同时实现重组项目的有效嫁接,实现低成本扩张,拓展新的利润空间。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投资西安瑞特,西安交通大学出资3000万元,占股权比例的50%,公司出资1400万元,占股权比例的23.34%。
要点九:大订单 公司全力抢抓合同订单,2010年期间新增合同金额17.51亿元,数控化率64.66%,数控龙门铣产品销售实现重大突破,收获21台订单,实现交货17台。
要点十:重大并购转让公司25.08%股份 2015年10月22日晚间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沈机集团正拟通过公开征集方式转让公司25.08%股份,截至征集期结束(10月22日17时),3家意向受让方提交了受让意向书及相关资料,并以现金形式支付了保证金。沈机集团将组织专业评审委员会对此次提交材料的意向受让方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最终确定受让方,并在五个工作日内与之签署相关股份转让协议。
要点十一:变更大股东 2015年11月10日晚间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沈机集团与西藏紫光卓远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紫光卓远”)已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以6.78元/股向后者转让公司股份13322.28万股流通A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08%,转让总价约为9.03亿元。 今年10月,昆明机床宣告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同时公司第一大股东沈机集团拟通过公开竞价择优选择受让方,协议转让其所持公司1.3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5.08%)。上述股份转让事项最终实施完成,沈机集团将不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
要点十二:2015年11月12日晚间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9.44元/股非公开发行7415.25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亿元,其中4亿元拟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剩余部分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公司股票将于11月13日复牌。 根据方案,其中启迪科服投资拟认购6885.59万股,认购金额约6.5亿元;万安兴业拟认购约529.66万股,认购金额约0.5亿元;发行对象均以现金方式认购,且锁定期均为36个月。其中,启迪科服投资与公司潜在控股股东紫光卓远均受清华控股控制,为公司关联方。 公司表示,通过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可以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减少财务费用,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本次融资进一步提升了公司营运资金规模和持续融资能力,为公司顺利实现战略布局提供了资金支持,是公司全面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