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投资股票行情诊断
免费诊股 1056 次
要点一:所属板块 基金重仓板块,新上海板块,上海板块,金融改革板块,上海自贸板块,黄金水道板块,上证380板块,沪股通板块,一带一路板块,沪企改革板块,交运物流板块,长江三角板块,融资融券板块。
要点二:经营范围 实业投资,国内贸易(除专项审批外),信息咨询服务,房地产开发经营,海上、航空、陆路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仓储,物业管理(以上涉及许可证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经过大的资产整合,公司成为两市唯一一只气象军工股,并积极介入房地产领域,电子元件制造在产能、质量上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要点三:增发扩大物流 09年2月,公司以3.68元/股非公开发行5000万股,募资18400万元,发行对象为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募资用于对上海市陆上货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进行增资,项目公司增资后将资金全部用于陆交中心项目及城市配送物流项目的建设。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为25200万元,达纲年投资利润率为22.5%,净资产收益率为19.1%。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城市配送物流建设项目总投资5338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为17.5%,项目投资回收期为3.2年。2011年上半年,陆交中心实质性交易正式开展。
要点四:发起设立金属交易中心 2014年11月18日公告称,公司拟作为主要发起人筹备设立“上海长江联合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金属交易中心预计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长江投资作为主要发起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40%。公司表示,金属交易中心的成立是为充分发挥长江投资现有的物流、仓储、矿业资源优势,联合其他战略合作方,为金属市场提供交易、信息、质检、仓储、运输、保险、结算等第三方服务,为金属的生产、贸易、消费和投资等环节提供公开、公信的市场交易平台。
要点五:陆交中心公司 陆交中心项目是上海市政府唯一授权的道路货运公共信息平台,陆交中心公司(注册资本23675万元,公司占98.71%)为该项目的投资建设主体,通过市场化运作,向交易各方提供货运信息汇集与网上交易,公共型市内配送等综合服务。随着项目所建设的“货运公共信息平台”的逐步完善,将实现运价行情和运价指数发布,陆上货运诚信认证等政府功能,建成上海陆运交易所,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陆上货运交易的龙头。项目建设总体目标为“上海市陆上货运交易中心”,并成为上海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陆上货运交易,信息发布中心和陆上货运公共配送中心。2011年中报披露披露,56135信息平台拥有会员总数64575家,半年来实现撮合交易总数46197条,货值总额134.29亿元,运费总额超过11亿元。由56135平台为交易双方提供货物运输安全和交易风险担保的担保交易总数为218票,运费总额为2000万元。陆交中心继去年年底与浙江物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2011年3月,又与上海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要点六:陆交中心引进新股东 2011年5月,同盛集团拟通过其或由其指定的全资公司受让陆交中心部分股权,及对陆交中心增资的方式进行投资,投资后同盛集团或由其指定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陆交中心股权比例为不高于30%(含30%),成为陆交中心的第二大股东。同盛集团成立于2002年4月1日,注册资金85.28亿,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经营范围涉及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设及综合开发经营的投资,港口,航道工程的投资,现代物流投资经营,投融资咨询服务,其他基础设施及新兴产业的投资。
要点七:网购配送业务 2010年8月与京东商城等众多电子网购平台签订了包括江苏浙江等其他省市在内的网购配送业务,并实现了代收货款的担保诚信服务。
要点八:货运车营运牌照 公司子公司上海长发货运公司(占93%)以2830万元收购200张上海市货运车营运牌照所有权(即具有市内通行权的BH牌照),未来将更多为“陆交中心”提供专业运输业务。
要点九:投资气象业 气象业为现代物流主业发展发挥了支撑作用,控股75%的长望气象保持稳定增长势头,连续3年净利润突破千万。公司开发的JKZ1型探空仪检测箱,GTC1型L波段探空接收系统以及GTS2型数字探空仪等新品通过了中国气象局的设计定型鉴定,GPS高空探测系统通过国家气象局的考核,GTS1A型数字探空仪通过动态施放试验获得成功,第二代自动气象站列入中国气象局"新型自动气象站"项目成为更新换代产品。2011年中报披露,第二代自动气象(气候)站通过设计定型验收。长望地面气象开发的第二代自动气象(气候)站项目被列入中国气象局更新换代产品项目,市场前景广阔。今年4 月,该项目通过气象局的产品设计定型验收,将可直接面向市场。
要点十:有望受益航运中心建设 国务院09年3月审议通过“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据悉上海的北外滩将被建成航运服务集聚区,陆家嘴定位为航运金融集聚区,而临港新城则被定位为航运物流区,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08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5.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00万标准箱,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和第二大集装箱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将有望对相关航空港口,交运仓储,商务地产类等上市公司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