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团股票行情诊断
免费诊股 1056 次
要点一:所属板块 QFII重仓板块,新上海板块,上海板块,上海自贸板块,黄金水道板块,沪股通板块,证金持股板块,一带一路板块,上证180_板块,中超概念板块,港口水运板块,HS300_板块,融资融券板块,上证50_板块。
要点二:经营范围 国内外货物(含集装箱)装卸(含过驳)、储存、中转和水陆运输;集装箱拆拼箱、清洗、修理、制造和租赁;国际航运、仓储、保管、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为国际旅客提供候船和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船舶引水、拖带,船务代理,货运代理;为船舶提供燃物料、生活品供应等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设施租赁;港口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港口码头建设、管理和经营;港口起重设备、搬运机械、机电设备及配件的批发及进出口(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公司是我国大陆地区最大的港口集团,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团之一,共拥有生产泊位121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8个,吞吐能力13981万吨,拥有常年保持15.5米水深条件的高等级集装箱专业码头,使其跻身于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码头服务商行列。
要点三: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团之一 上港集团是我国大陆地区最大的港口集团,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团之一,上港集团共拥有生产泊位121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8个,吞吐能力13981万吨,生产用泊位长度20公里,生产用仓库总面积29.3万平方米,生产用堆场总面积472.1万平方米。公司2010年首次超越新加坡位居全球第一。2010年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06.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3%,母港(上海港) 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其中洋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标准箱,完成1010.7万标准箱,外高桥港区完成1505万标准箱。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4.28亿吨,同比增长17.4%,其中,散杂货吞吐量完成1.54亿吨,同比增长22.8%。
要点四:定向增发-募18亿 推员工持股计划 2014年11月17日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4.33元/股,向上港集团2014年度员工持股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18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公司此次发行对象为上港集团2014年度员工持股计划,并将由受托管理该计划的资管机构设立专项产品予以认购。公司委托长江养老作为员工持股计划的管理机构。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参加对象为公司及下属相关单位员工。员工持股计划设立时的资金总额不超过18.186亿元,资金来源为员工自筹资金,存续期限为48个月。
要点五:重大合同-中标以色列海法新港码头经营权 2015年3月27日公告, 近日,公司收到以色列港口开发和资产有限公司的通知,公司成功中标以色列海法新港自2021年起25年的码头经营权。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海法新港位于特拉维夫的北侧。海法新港预计于2021年投入营运。全部建成后码头岸线总长1500米,设计年吞吐能力186万标准箱。码头总占地面积78公顷,前沿最大水深-17.3米,将具备接卸目前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的能力。公司此次通过投标方式成功获得海法新港码头的特许经营权,将负责该码头的后场设施建设、机械设备配置和日常经营管理。
要点六:集团整体上市 为了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实现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上市,上港集团按1:4.5换股吸收合并上港集箱,实现其股份上市流通。上港集团为合并完成后的存续上市公司,集箱在合并后终止上市并注销,上港集团掌握着包括大小洋山在内的目前上海所有的码头项目,现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
要点七:上港集团战略目标 发展成为全球卓越的码头运营商,发展主线为首先重点发展母港,在巩固母港核心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凭借积累的经验与母港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稳步走向世界。具体战略目标包括将上海港发展成为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发挥协同效应,提升四大支柱产业能级,完成功能结构调整,形成四大功能性港区,集团管理与运营效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充分利用洋山保税港区政策,在3至5年时间内形成东北亚集装箱国际中转中心,争取在1至3年时间内形成东北亚空箱转运中心。
要点八:受益航运中心建设 上海港的目标是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建成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国务院09年3月审议通过“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要点九:拟购洋山二,三期码头资产 2011年4月完成以4.49元/股增发176438万股以受让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同盛洋西港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同盛洋东港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事宜(上述两公司分别拥有洋山二期码头资产,洋山三期码头资产)。洋西公司,洋东公司所拥有的洋山二期,三期码头已分别委托上港集团下属盛东公司,冠东公司经营管理,目前未开展其它经营业务。洋山二期码头200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6.14万TEU,2010年1-9月已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8.56万TEU1,洋山三期码头200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21.09万TEU,2010年1-9月已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9.93万TEU。
要点十:参股金融 截止2010年末公司出资3083万元持有光大银行2418万股,期末账面值9574万元,出资2603万元持有广发银行1075万股,期末账面值3948万元,出资808万元持有上海银行569万股,期末账面值808万元。另外公司初始投资6415万元持有招商银行,2010年末账面值为13.46亿元,初始投资1148万元持有交通银行,2010年末账面值为5893万元。
要点十一:地理位置优越 上海港的地理位置靠近主要航路和国际贸易通道,加之强劲的腹地经济依托,目前包括世界前20大航运企业均已在上海港开通航线,航班密度达到每月1993班次,其中国际航班968条,其航线覆盖范围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是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
要点十二:行业地位 根据预测上海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要继续维持每年300万TEU增量的增速发展方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需求。公司拥有常年保持15.5米水深条件的高等级集装箱专业码头,使公司跻身于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码头服务商行列。
要点十三:四大支柱产业 实现整体上市后的上港集团,将对集团内集装箱业务,散杂货业务,港口物流业务和港口服务业务等进行重新整合,逐步形成四大支柱产业,即集装箱码头产业,散杂货码头产业,港口物流产业和港口服务产业,其中以集装箱业务为主,其收入占据主营业务的一半以上。从航线看,公司集装箱吞吐量主要去往欧洲,美国,亚洲近洋以及非洲南美澳洲等四大区域,其中欧美主干航线占比较大,而东南亚等新兴航线增长较快。
要点十四:打造国际客运邮轮码头 为适应上海旅游业和邮轮经济发展,上港集团通过参股的上海国际客运中心有限公司(集团出资1422.82万元,持有19.61%权益)建设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其中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工程于2006年完成,候船楼和办公大楼工程于2008年完成,3个商办楼工程于2009年基本完成。公司计划出资660000万元建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2010年投入40700万元,累计投入310528万元,完成计划的47.05%。
要点十五:外高桥港区六期工程 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六期工程该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于09年1月24日核准,工程建设规模:码头长1538m,布置1个10万吨级和2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水工结构按15万吨集装箱船舶减载靠泊作业设计),2个5万吨级汽车滚装泊位,其内侧2个长江驳泊位(水工结构按5000吨级汽车滚装船靠泊作业设计),设计年通过能力集装箱210万TEU和汽车73万辆。公司计划出资479129万元。该项目于2010年年底竣工并投入试运行,2010年未产生效益。
要点十六:长江战略 2010年6月公司独资成立长江港口物流有限公司,作为旗下长江沿线18家公司近100亿元资产的整合平台。这18家公司涵盖了上港集团在长江流域的船队,港口码头,物流园区,仓库等资源,包括其中经营船队规模近100艘,集装箱船舶运力国内排名第五,经营航线覆盖长江流域全境,与世界各大船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经营港口资源包括长江流域重庆,武汉,九江,南京,江阴,长沙,宜宾等主要港口,并在部分港口设立了大型物流园区和仓库。
要点十七:海外项目 2010年5月公司以2716.25万欧元向丹麦A.P.穆勒-马士基集团收购了其在比利时泽布吕赫码头公司中25%的股份,成为该码头公司第二大股东。这是上港集团首次参股海外码头公司,也是中国大陆港口的第一个海外投资项目。泽布吕赫港位于比利时,为欧洲大陆北海海岸4个深水港口之一,是欧洲最大的煤气转运港和液化气进口港,同时也是欧洲第六大集装箱港,泽布吕赫码头公司为泽布吕赫港的集装箱码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