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股份股票行情诊断
免费诊股 1056 次
要点一:所属板块 化工行业板块,陕西板块,CDM项目板块,西部开发板块。
要点二:经营范围 硝酸铵、合成氨、氢、氧、氮、氩气、硝酸、羰基铁粉、五羰基铁、工业硝酸、压缩、液化气体、化学试剂、液体无水氨、多孔硝铵、化学肥料、硝酸钠、亚硝酸钠、铁粉的生产和销售;气瓶检验;复合(复混)肥的销售;羰基铁粉系列产品、标准气体、吸收材料、彩色光刻掩膜版、精细化工系列产品(易制毒、危险化学品除外)的开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本企业所需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硝酸铵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硝酸铵系列产品、浓硝酸等,拥有生产合成氨、硝酸铵所需的造气车间、空分车间、合成车间、硝酸车间、硝酸铵车间、特气分厂、生产羰基铁粉和还原羰基铁粉的668分厂等。公司大股东兴发集团为陕西省政府重点扶持的60户优势企业。
要点三:主营硝酸铵行业 公司系国内最大硝酸铵专业生产厂家,硝酸铵年生产能力45万吨,居全国首位,产量和销量均居全国第一位,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排名第一。多孔硝铵产品引进法国K-T公司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品种档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羰基铁粉系列产品作为独家生产国内军民两用产品被国家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IPO募投项目25万吨硝酸铵,6万吨浓硝酸项目于09年底完工,公司拥有10万吨浓硝酸,30万吨复合肥的生产能力,折合硝酸铵总产能达85万吨左右,约占据国内市场20%。
要点四:行业前景 硝酸铵需求主要来自于民爆产品以及硝基复合肥。其中民爆产品的需求占据主要地位,国内75%左右的硝酸铵用作炸药生产。国家投巨资扩内需,优质优价的硝基复合肥预计也将以至少10%的速度增长。但硝酸铵行业受到国家严格管制,产能增长有限。
要点五:延长石油集团入主 东兴化集团将所持1.57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股份总额的43.69%)转让给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公司实际控制人由省国资委变更为延长集团。延长石油集团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之外的中国第四大石油集团。从事主要业务为石油的勘探,开采,销售,以及石油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隶属于陕西省人民政府,延长石油(集团)力争“十二五”进入世界企业500强,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型石油,煤,化工企业集团。
要点六:CDM(清洁发展机制)题材 公司签订硝酸装置氧化亚氮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出售且三菱同意购买所有2012年12月31日为止经核证减排量,单价13.1美元/吨二氧化碳。项目收入30%上交国家,70%归入企业。09年4月30日CDM项目在联合国正式注册成功。预计公司向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转让硝酸装置产生的氧化亚氮温室气体减排量为57.5万吨/年二氧化碳(折合)。
要点七:发展硝基复合肥行业 公司生产硝基复合肥具有稳定,可靠,高质,便捷硝酸铵原材料来源渠道。兴福肥业采用硝酸铵溶液直接生产硝基复合肥,具备一定成本优势。运用国际先进高塔料浆造粒技术,与采用转鼓造粒相比,具有化学反应充分,NPK成分构成均匀,成品颗粒光滑均匀且不易破碎特点。目前公司生产销铵的主要原材料合成氨采用的是天然气,气源来自陕天然气公司。另外硝酸铵出口关税的取消值得关注。
要点八:定向增发(2013年3月修订) 2013年3月,为了巩固主导产品硝酸铵的行业龙头地位、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其他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拟以每股不低于6.52元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9,500万股股票,其中延长集团承诺认购此次发行股份总数的20%。此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拟用于以下项目(1)一期硝酸铵迁改工程;(2)年产35万吨合成氨节能技改工程;(3)2x27万吨/年硝酸工程;(4)年产500吨羰基铁粉装置迁、扩建工程;(5)购买兴化集团三大车间资产项目。
要点九:扩大产能 公司以募集资金55303.88万元投资25万吨/年硝铵,6万吨/年浓硝酸技扩改项目,预计新增税后净利润6629万元。募投项目1期于08年12月投入运行,募投二期硝酸项目已交工,运行平稳。募投25万吨/年硝铵项目于2010年12月暂估交工。2010年合计实现效益2609.64万元。
要点十:技术优势 公司通过对空分,合成,脱碳,转化,水冷器等多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所采用工艺,技术及设备均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早在1998年就引入了法国K-T公司多孔硝铵生产技术,该技术目前仍然为世界最先进技术。还在国内化肥行业率先引进了当今国际流程控制系统最先进的FF总线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控制水平以及装置运行平稳性,安全性。
要点十一:碳减排目标 09年11月国务院会议确定了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