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赛生物:合成生物学龙头,11月24日消息,凯赛生物7日内股价下跌0.67%,最新报51.690元,市盈率为54.41。
凯赛生物2023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公司总营收5.35亿,同比增长-2.51%;净利润7202.75万,同比增长-51.89%。
全球合成生物学龙头,深耕聚酰胺产业链,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凯赛生物:龙头股,在毛利率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44.63%、46.62%、35.63%、35.24%。
凯赛生物在近30日股价上涨17.08%,最高价为66元,最低价为53.05元。当前市值为372.83亿元,2023年股价上涨2.29%。
公司现阶段产品主要为长链二元酸系列、生物基戊二胺以及生物基尼龙,可广泛应用于医药、汽车、纺织、电子电器等多个领域。
凯赛生物(688065),合成生物学龙头股。7月31日午后消息,凯赛生物最新报62.890元,涨1.84%。成交量84.47万手,总市值为366.82亿元。
全球合成生物学龙头,深耕聚酰胺产业链,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合成生物学概念股其他的还有:
凯赛生物:合成生物学龙头
在近5个交易日中,凯赛生物有3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2.13%。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凯赛生物的市值下跌了7.47亿元,下跌了2.13%。
8月24日消息,凯赛生物资金净流出191.45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入3万元,换手率0.14%,成交金额3322.58万元。
凯赛生物688065:龙头,凯赛生物在流动比率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2.6%、19.42%、9.36%、5.95%。全球长链二元酸的主导供应商,主要下游客户包括杜邦、艾曼斯、赢创、诺和诺德等;合成生物学技术领先全球,研发团队涵盖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并在该领域已申请500多项专利;2014年实现生物基戊二胺的产业化技术突破并完成中试,经下游国际客户验证已成功用于汽车表面漆涂料;年产5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和年产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的生产线于2021年开始投产。
11月24日收盘消息,凯赛生物5日内股价上涨0.37%,今年来涨幅下跌-18.09%,最新报51.910元,成交额6172.02万元。
华恒生物688639:龙头,在流动比率方面,公司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1.41%、1.62%、4.66%、2.22%。
靶点生物学概念股里有首药控股。
2022年首药控股公司营业总收入182.72万,同比增长-85.98%,近五年复合增长为-45.01%;净利润为-1.99亿,近五年复合增长为93.7%。
公司是一家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小分子创新药企业,研发管线涵盖了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肝细胞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白血病等重点肿瘤适应症以及II型糖尿病等其他重要疾病领域。公司目前已形成集AI药物设计、药物化学、靶点生物学、药理学、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药学研究、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研究、质量管理于一体的全流程创新药研发体系。截至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获得159项发明专利,研发管线共有22个在研项目,均为1类新药,其中11个为完全自主研发,11个为合作研发。自主研发项目中,1个在研产品已进入II/III期临床试验,1个在研产品进入II期临床试验,4个在研产品进入I期临床试验。合作研发项目中,1个在研产品进入II/III期临床试验、2个在研产品进入II期临床试验,8个在研产品进入I期临床试验。
首药控股(688197):
8月8日消息,首药控股-U最新报43.470元,涨0.37%。成交量43.66万手,总市值为64.65亿元。
2023年第一季度,首药控股毛利润为0,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6.78%至-4774.84万元。
诺唯赞:国内酶制剂领域头部企业。合成生物学业务于2022年刚起步,目前以医美领域多肽产品为主,未来将拓展到化工、医药中间体等领域。
翰宇药业:合作成立合成生物学与多肽药物联合研究中心。
奥锐特: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拟建设拥有国际上先进的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新技术平台,利用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设计、构建和优化改造多种微生物菌种,从而有效实现小分子药物及其中间体的高效生物合成,以及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表达与合成。
1、凯赛生物:
龙头股,9月28日收盘消息,凯赛生物开盘报价55.54元,收盘于55.520元,成交额4574.1万元。
9月28日消息,凯赛生物资金净流入205.64万元,换手率0.2%,成交金额4574.1万元。